农垦建三江管理局:粮头食尾 农头工尾 推动经济转型发展
| 招商动态 |2016-07-28
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提出,要以“粮头食尾”、“农头工尾”为抓手,推动发展转型。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,通过政策扶持+招商引资的方式,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,促进农业提质增效。
大兴农场第四管理区种植户张立明今年种植的200亩有机水稻,与当地的龙兴米业签订了订单合同。到水稻收获的时候,将以高于市场10%的价格收购,将多收入3万元左右。
龙兴米业是大兴农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来的稻米加工企业。今年初,这家企业利用农场提供的优惠政策进行扩仓增容和设备更新,进一步提高粮食的收储和加工能力。
“农头工尾”的根本是要在“工”字上见效益,终极目标是实现农业资源工业化。要打开这把“发展锁”,就要找到用好升级产业技术、延长产业链条、提高创新能力、加大政策扶持等多把“金钥匙”。为此,大兴农场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招商引资,逐渐形成 “生产+加工+销售”的产业链,从而更好的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,完成由“农”到“工”的转变。
依托“农头”、做强“工尾”,核心在产业化。建三江管理局通过抓资源、抓原料,抓产业链的起始端,以粮食安全、市场变化和绿色发展为立足点。坚持从农起跳,做好粮食精深加工、做活市场营销,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,加快转化增值。
双盛米业是建三江众多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,今年在稻强米弱的市场环境下,这家企业逆市而上,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。
双盛米业20万吨糯米深加工生产线是以当地发展的有机水稻为原料,采用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技术,生产中高端产品。项目达产后,年加工优质绿色有机水稻20万吨,年销售收入3亿元,可解决200人就业。
2016年,创业农场水稻深加工能力达到165万吨,仓储能力到达144万吨,截止到七月末,工业园区,工业企业,加工水稻11.5万吨,生产大米7.48万吨,实现工业产值37192万元,企业利润2122万元。
今年,建三江管理局着力打造以稻米精深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产业,提升工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。各农场在注重园区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,积极帮助企业壮大品牌效益,提升市场竞争软实力。并利用电商平台,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,做强做优做大绿色、健康、食品加工业,为垦区“建设现代化农业大基地、大企业、大产业,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”贡献力量。